中国金融书网
返回首页

客服系统

您的位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工业化道路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工业化道路
现价: ¥56.0
定       价: ¥56.0
好  评  率:

5056 人已阅读此图书,

94% 好评 ★ ★ ★ ★ ★

作       者:赵冉冉 贺丽丽 秦笑 著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购买此书的还购买了

   (2025资产评估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考前冲刺

   在线购买

   【2025最新版】经济法基础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购买

   【2025最新版】初级会计实务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购买

序  言


本书的雏形诞生于2019—2021年,彼时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震荡。2017年以特朗普政府对华“301调查”为标志的中美贸易摩擦,推动了全球价值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优先”的范式转变,而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则加速了这一进程,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趋势日益显著,发展中国家竞逐中低端制造环节。与此同时,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这既是对外部挑战的回应,也是对内部转型需求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本书的写作初衷在于厘清两大核心问题:其一,中国工业化道路如何在过去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中实现“规模追赶”与“结构升级”的双重目标?其二,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国工业化应如何突破“低端锁定”风险、规避“脱钩断链”冲击,进而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一研究动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彼时学术界对中国工业化的讨论多聚焦于“是否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或“如何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而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本身的动态性及其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深层塑造机制缺乏系统性分析。本书试图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将中国工业化道路置于国际分工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揭示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互动逻辑,进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参考。


本书的研究思路沿着一条主线和两个坐标展开。一条主线是指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纳入同一体系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探讨国际分工演变背景下的各国工业化道路。横坐标聚焦典型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进程、规律特征和趋势方向,分析其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影响,并进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比较,总结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和经验教训。纵坐标则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化道路自身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和趋势方向,将其划分为自力更生型、进口替代型和全球价值链(GVC)主导型三种工业化道路进行演化分析,并重点阐述全球价值链主导型工业化道路,进而实证检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工业化发展成效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在理论基础部分,综述全球价值链理论、工业化理论以及全球价值链与工业化发展的关系。在实证分析部分,一方面通过构建开放环境下进口中间品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理论模型,利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工业化效率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揭示全球价值链分工通过产业关联中的技术外溢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的机制;另一方面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关联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竞争效应,并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工业化结构(包括工业化速度、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揭示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效应。最后,分析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的演变趋势及中国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预测全球价值链重构可能带来的中国工业化演变,结合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2025 年 6 月



技术支持电话:021-58361795
沪ICP备13035302号-1   公安备案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