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书网

客服系统

您的位置: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绿色经济韧性的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

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绿色经济韧性的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
现价: ¥72.0
定       价: ¥72.0
好  评  率:

8373 人已阅读此图书,

96% 好评 ★ ★ ★ ★ ★

作       者:何乔,贾佳,李维,温菁 著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购买此书的还购买了

   (2025资产评估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考前冲刺

   在线购买

   【2025最新版】经济法基础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购买

   【2025最新版】初级会计实务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购买

序  言


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韧性建设被明确树立为新型城市发展的核心任务。绿色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经济为基础的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经济,提升其经济韧性(绿色经济韧性)是数字经济时代“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这一战略定位不仅反映了中国城市面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深刻洞察。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描绘了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宏伟蓝图,这一愿景不仅关乎城市的物理形态与基础设施,更促进城市经济体系、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


在当前全球局势动荡、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增强城市绿色经济韧性已成为中国应对外部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决策。绿色经济韧性,作为城市抵御风险、快速恢复并抓住新机遇的能力,对于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商家深度融合电子信息技术所催生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正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迭代升级以及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广泛渗透而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些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重塑了金融服务的形态与流程,更深刻地改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效率。


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强大分析能力,金融平台能够实施更为精细、全面的贷款主体风险评估,从而有效降低金融准入门槛,缓解金融排斥现象,使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的精准预测,金融平台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并控制潜在风险,显著降低不良债务与坏账风险,为经济体系的包容性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金融产品与服务持续创新,服务渠道不断拓宽,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显著缓解。这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也为融资者提供了更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因此,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金融作为国民经济“润滑剂”的效能,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已成为“十四五”规划期间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聚焦于探讨数字金融对全国各大城市绿色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城市的绿色发展与经济韧性提升对于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全国八个城市的经济、金融及绿色项目数据,结合经济韧性理论与金融科技理论,运用稳健性分析、异质性分析、政策文本分析及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深入剖析了数字金融如何通过优化资金配置、缩减融资成本、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路径,显著提升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韧性。


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不仅促进了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与高效利用,还催生了知识技术与金融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为全国各大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还强化了城市经济体系的韧性,使城市在面对外部风险时能够更快地恢复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全国城市的绿色发展与经济韧性提升迈上新台阶。


现今全国各城市的数字金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注入资金活力,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精准评估风险收益,引导资本流向绿色、可持续领域。同时,数字金融还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助力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从而强化了城市的经济韧性。此外,数字金融还促进了知识与金融资源的区域共享,推动了更广泛区域内的协同发展与合作共赢。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应用的持续深化,数字金融将在推动绿色发展与提升经济韧性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和金融机构应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与新模式,为构建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未来城市贡献力量。


何乔

2025年3 月于西安理工大学



技术支持电话:021-58361795
沪ICP备13035302号-1   公安备案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营业执照